本文共 110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sds是redis自己实现的一种数据结构,用来作为redis底层默认字符串,与c语言的字符串区别开来。
在redis中c字符串一般用于不需要改变的字符串值,叫做字符串字面量,如:打印日志。redis中每对键值的键都是一个sds对象。传统c字符串与sds比较:
避免频繁内存重分配:传统c字符串的长度为n+1(空字符),每一次append时需要重新分配内存,否则内存溢出;如果trim字符串,后面不需要的空间也要释放,否则内存泄露。内存重分配设计复杂算法且可能需要系统调度,不符合redis的速度要求。而sds通过free-未使用空间来解除了底层数组长度与字符串长度间的关联,sds拥有空间预分配与惰性空间释放两钟优化策略。
空间预分配
在对sds空间拓展时,先判断空间是否足够,如果足够,则直接使用未使用空间。如果空间不够则使用空间预分配策略如果计算得出的sds修改后的长度小于1MB,那么预分配的未使用空间将于已使用的空间一样长。如果sds修改后的长度大于1MB,那么将分配1MB的未使用空间。通过这种策略将连续增长N次的sds字符串所需的内存重分配次数从必定是N次改为最多N次。
惰性空间释放
在对sds字符串进行缩短操作时,并不立即回收缩短的长度,而是利用free将缩短的字符串记录起来,以备以后拓展时使用。同样sdsAPI中也提供了真正回收空间的API,所以惰性空间释放并不会浪费空间。
转载地址:http://oysel.baihongyu.com/